新院区:南白象温医一院,老院区:温州市府学巷2号
本部:5路 9路 24路 25路 27路 40路 51路 52路 55路 64路 301路, 南浦: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为“温医一院”),创建于1919年,是浙江省首批三甲综合医院。“中国的医院都像你们这样,很多信息化设备厂商都可以倒闭了。”有医疗信息化企业人士告诉笔者,温医一院所打造的信息化之下的医院流程再造让他们很有压力。更有美国媒体在参观该院后称,温医一院现有实践为“奥巴马都要借鉴的医疗流程再造”。
在由医策(medtec)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医院领导者(中山)论坛暨中国医院周的分论坛《移动医疗改变世界》中,温医一院院长陈肖鸣以“打开‘智慧医疗’航母,开启医疗新体验”为题做了演讲,以下内容为其演讲内容的概要,他比较完整的介绍了该院借力信息化实现医院流程再造的实践。
信息技术使治疗不断接近疾病的本质
陈肖鸣认为,虽然互联网医疗近年一直有着排山倒海的声势,但是并没有惊涛拍岸,和已经被颠覆的传统媒体,传统贸易和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还远远没有掀起医疗界的革命,至多是一次改良,远未达到颠覆。互联网只是用简单的手段重塑了就医流程。
今天,疾病的疗效之所以未能达到100%,是因为数据的缺失造成的分型不合理,我们需要更多的数据来进行分型,比如:基因,交通,环境,生活气息,工作性质等等,这就需要求援于医学信息技术,因为医学信息技术可以溯本求源,探求疾病的本质。
“信息条件下的流程再造”遭绑架
一位做ICU的美国教授到医院做报告,讲到:“如果ICU的病人有800个数据,就可以预测这个病人会不会死亡。”但是我们有800个数据吗?没有,我们只有有限的数据:生命体征、血化验等等,因此我们要做信息化条件下的流程再造。但是这个概念经常被绑架,许多人都以为它就是流程信息化,将算盘变成计算机就可以。
信息化条件下流程再造不等于旧的流程信息化,旧的流程信息化意味着技术改变了,但是观念仍是守旧的。就比如,虽然有高速的高铁,但是买票,改签,退票仍要耗费半小时,这样,守旧的思维就抵消的高铁提高的速度。为什么取票的机器不能放在候车大厅?同样医院也是这样,更需要的是观念革命而非技术革命。
流程再造的两个要点
第一,模式创新比功能改善更加重要。正如企业间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商业模式,而非服务和产品。同样医院最重要的是服务模式的创新。整合现有的医院、部门、流程,整合内外的因素,以最佳路径,最快速度整体解决问题。
第二,流程再造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方便患者就医,方便医护人员工作,方便管理人员分析决策。这些可以通过信息化实现,信息化就是把非医疗的流程简化。比如解决病人生活,住宿,交通问题。对此,温医一院采取了多途径预约,多途径入口结算的解决办法。
传统就医的平均排队时间为6小时,候诊2-3小时,而多途径的预约30分钟即可完成整个就诊过程。300多万门诊量中,预约达到70%。美国的医学代表团到我的医院考察后,写了一篇文章说这是奥巴马都应该借鉴的就医流程再造。
温医一院采取的多途径入口结算的方式,有问诊结算,自助机结算,出院护士站结算等。温医一院还将结算与支付宝、微信相关联,设立六家银行的多功能自助服务系统。优化了传统的挂号、收费流程,全院只有一个收费处。我们周一最高的门诊量一万七,都没有排队,这种多途径入口结算的方式,使得患者就医更方便,省时。美国《移动医疗》图书的作者说温医一院是将他书的内容付诸实践了。
通过这样的改造,患者的满意度调查都达到90%以上,有人问信息化改造好就大功告成了吗?我要告诉大家,医院信息化的完成不是医疗事业竣工的标志,流程的改造是永无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