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院区:南白象温医一院,老院区:温州市府学巷2号
本部:5路 9路 24路 25路 27路 40路 51路 52路 55路 64路 301路, 南浦:
2月28日,应我院血液内科俞康教授邀请,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血液肿瘤科黄传新博士来我院进行访问。
来访期间,黄传新博士做了题为《转录因子BCL6在B细胞发育中的作用及机制》的讲座,血液内科医师、研究生和国际合作处相关人员与会。
BCL6是控制免疫系统的关键分子,其控制淋巴结生发中心的B细胞的生长,凋亡和分化,滤泡T辅助细胞的分化和抑制巨噬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BCL6缺失小鼠丧失了这些正常的生理功能,并发生Th2辅助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在短期内死亡。临床上,约60%恶性淋巴瘤起源于生发中心B细胞,而且这些肿瘤细胞非常依赖于BCL6,抑制BCL6 在体外和体内都可以杀死淋巴瘤细胞。BCL6通过BTB和RD2二个结构域来招募特异的共抑制因子(corepressor),并通过这些共抑制因子偶联的染色质修饰复合体来调控特异的基因表达。利用可通透细胞的多肽和小分子抑制剂,可以特异地解离BTB结构域-共抑制子复合体,抑制BTB功能区,并有效杀死淋巴瘤细胞。黄传新博士所在科研团队利用敲除技术小鼠和新一代的测序技术,研究BTB功能区在免疫系统发育中的作用,结果表明,BTB突变只是特异性地影响生发中心的B细胞,而对滤泡T辅助细胞和其它T细胞亚型和巨噬细胞没有影响。该工作已发表在Nature Immunology 上。目前两个用于针对BTB结构域的治疗淋巴瘤新药正在临床试验中,均取得较好疗效。
恶性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恶性淋巴瘤的免疫靶向治疗是血液内科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在临床方面,我院血液内科开展自体干细胞移植联合大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B细胞淋巴瘤,16例复发难治病例,最长随访时5年,仅2例再次复发。在基础研究方面,成功构建pLNCX/anti-CD20 scFv/CD80/CD28/ζ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的anti-CD20scFv/IgGFc/CD28/ζT细胞能够同时发挥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双重作用来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彻底清除肿瘤细胞。
黄传新博士此次来访,双方就恶性淋巴瘤免疫靶向治疗的科研热点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为今后进一步进行科研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血液科 梁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