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院区:南白象温医一院,老院区:温州市府学巷2号
本部:5路 9路 24路 25路 27路 40路 51路 52路 55路 64路 301路, 南浦:
产科专家细数分娩中的危险因素
羊水栓塞,这个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的医疗名词,却因湖南湘潭产妇死亡事件而备受关注。昨日记者从附一医产科了解到,羊水栓塞是产科医生最惧怕的分娩并发症,其次是产后大出血,最常见的危险并发症是产后出血。在产科医生看来,若孕妇做好产检,及时发现高危孕产妇,有助于医生提前进行分娩安全评估,降低分娩过程中出现事故的概率。
产科医生最怕碰见产妇羊水栓塞
湖南湘潭县27岁的产妇张某10日在湘潭县妇幼保健院实施剖宫产手术后死亡,涉事医院初步诊断其死亡原因为羊水栓塞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在现代医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个名叫羊水栓塞的“杀手”到底具有多大的杀伤力?
针对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附一医产科主任张文淼表示,羊水栓塞发病率很低,仅在4/10万~6/10万之间,但它是产科医生最害怕的分娩过程中的一种并发症,死亡率极高,一旦发生急性羊水栓塞,产妇的死亡就在分秒之间。
医学上将羊水栓塞解释为,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产妇会在短时间内出现过敏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肾衰竭等症状而死亡。
对此,附一医,产科主任张文淼解释,胎儿在羊水中成长,羊水内含有胎儿毳毛、角化上皮、胎脂、胎粪等多种物质,这些物质在分娩中,若通过破损的血管进入血液,人体首先出现过敏反应,随之肺动脉高压、呼吸循环功能衰竭。
“特别典型的病例是急性羊水栓塞的产妇,在一声呼救之后死亡,即便身边的医生极力抢救,最终也无力回天。”张文淼介绍,急性羊水栓塞也可以简单解释为大量的羊水进入血液,产妇除了缺氧之外,羊水破坏了身体的凝血功能,可导致身体多处会弥漫性出血。
产妇出现羊水栓塞并发症,分娩医学中被公认为抢救难度极大。
附一医3年前遇到过轻症羊水栓塞
据介绍,在美国,孕妇分娩死亡病例中50%由羊水栓塞引起。在附一医,上一次碰到羊水栓塞的病人是在3年前。
张文淼清楚记得,3年前一例年轻的产妇在自然分娩后的10分钟,脸色变得惨白,随后出现胸闷、气促等呼吸困难的症状,产妇血压快速下降,同时,出现了阴道缓慢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羊水栓塞的典型症状。当晚11时,下级医生将产妇的症状向上级医生张文淼汇报时,她马上想到,这是罕见的羊水栓塞,需要立即抢救。值得庆幸的是,该患者仅是轻微的羊水栓塞,抗过敏、抗凝血药物以及加强供氧等抢救措施多管齐下,病人在半小时后,生命体征恢复平稳。张文淼称,如果羊水大量涌入血管进入血液,身体凝血功能、肾功能、呼吸循环等脏器功能会衰竭。
对于如此凶险的羊水栓塞,张文淼坦言这是现代医学尚未攻克的难题,甚至无法提前预测到它是否会出现,没有准确论断是否与年龄无关。由于该疾病发生有一定的概率,国内外的产科专家正对它的发病机理进行研究。
提前评估高危因素可降低分娩风险
对于女性而言,分娩是一次升级,也是一次重生,绝对不能完全忽视危险性的存在。除了羊水栓塞,张文淼认为,分娩中可能出现的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脐带脱垂、产后大出血等临床上常见的分娩并发症,有些可以提前发现甚至干预,若将这些问题带到产房里,无疑又增加了分娩的危险。
据透露,每年在附一医分娩的产妇近5000例,其中4成是高危产妇。医院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2509例产妇中,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是分娩中常见且危险性较高的并发症。脐带脱垂虽然发生率很低,但它和羊水栓塞一样,出现后,需要争分夺秒地抢救胎儿,否则会引起胎死腹中。
此外,发生率为4%~6%的产后大出血,在产科医生看来,是凶险指数仅次于羊水栓塞的产后并发症。“这种大出血多数是由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有的人血会像潮水一样涌出。”张文淼称,该并发症有时是可以预见的,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体力消耗过度、高龄产妇、多胞胎、巨大儿、羊水过多等,都可能引起大出血,若提前做好备血准备,能提高抢救成功率。